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珊 通讯员 邹妍
保护商业秘密,知识产权部门在行动!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开发区知识产权局获悉,该局联合多家保险公司签署了“共同推进商业秘密保险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知识产权保护。
【资料图】
全国首笔
当天举行的发布会披露了全国首笔超百万级商业秘密保险落地广州的消息。据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与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8日正式签约全国首笔超百万级商业秘密保险保单,保额高达180万元,为目前全国保额最高的商业秘密保单。此前,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7月4日与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签订全省首单商业秘密保险,保额30万元。
据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对451家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分片包干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并赴先进地区、鉴定机构、司法机关、保险机构开展专项调研,根据企业需求,指导保险机构对赔付比例、赔付节点、承保时限进行量身定制,最终确定保单承保范围包括提起诉讼、仲裁、调解后发生的调查取证费用和法律费用,创新性地将承保节点前移至立案前受理后,形成特色商业秘密保险方案。
维权困难
近年来,商业秘密保护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焦点,但维权立案难度较大。发布会上,广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五大队相关负责人指出,商业秘密保护案件撤回起诉率高达45.68%,主要原因是证据不足难以立案。在案件中,企业整体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不强,往往是泄密受损后才开始重视,保密措施不到位,加上涉案人员多为企业内部核心员工,多数运用互联网技术隐蔽传输泄密,取证和鉴定往往存在较大困难,导致商业秘密维权立案难度较大。据统计,2022年以来,广州市共侦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仅9宗。
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司法鉴定所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体系不健全,保密措施、密点梳理不到位,导致商业秘密密点鉴定、非公知性鉴定、同一性鉴定工作难以开展,甚至出现花费高昂鉴定费用却最终立案不成功的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商业秘密将成为保护科技自主研发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在有效合理利用规则、防范商业秘密泄露带来损失的同时,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绕不过的一道坎。据介绍,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拥有科技创新型企业超过2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200家,118位院士领衔的科研院所和团队集聚于此,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获奖62件,占比全国6.58%,拥有自主原创核心技术的创新主体商业秘密保护需求极其强烈。
作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域和全国首批商业秘密创新试点地区,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发扬“首创精神”,陆续推出了一批引领性的创新举措。例如在全省率先推出商业秘密保护服务项目、挂牌全市首个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站,有效推动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当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还共同签署了“共同推进商业秘密保险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题图 | 视觉中国资料图,图文无关责编 | 黄婷校对 | 谢志忠
关键词: